亨利·杜蒂耶作为法国最杰出的元老级作曲家,以其独特的创作个性和完美的音乐品质,将二十世纪法国现代音乐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虽然身处二十世纪的西方乐坛,各种革命性、实验性的现代、先锋音乐层出不穷,流派纷呈的动荡时代,迪蒂耶却不追随红极一时的“先锋主义”的时髦,将自己的创作深深的扎根于法国音乐的优良传统之上,创造性地将各类“新技术”融入自己的音乐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开辟了一条独具杜氏语言特色的成功道路。 杜蒂耶1916年1月22日生于法国北部的昂热市 ,died 22 may 2013 ,年轻时在法国的杜埃音乐学院随维克多·加洛伊斯(Victor Gallois)学习过和声对位法和钢琴。之后,杜蒂耶去了巴黎,从1933年至1938年在巴黎音乐学院深造作曲和音乐史。 1938年,杜蒂耶凭借一部康塔塔获得了重量级的罗马奖学金 ,不过在罗马的学业因二战爆发而被打断。他之后在部队中担任了一年医疗护理员,1940年重回巴黎,找到一份钢琴家,编曲者和音乐教师的工作。两年之后,杜蒂耶成为了巴黎歌剧院的合唱团指挥。1945年开始,他担任了十多年法国广播电台的负责人,从六十年代起成为了巴黎高等音乐师范学院和巴黎音乐学院的教授。九十年代,杜蒂耶移居美国,在坦格尔伍德安享晚年。他培养出的各国学生都已成为了当今作曲界的顶梁柱,“法国当代作曲宗师”的称呼真是名至实归。 杜蒂耶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德彪西和拉威尔的法国传统,同时也受到了很多来自巴托克和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响,但他一向拒绝被归类到任何流派之中。杜蒂耶对于序列音乐的态度比较中庸,有时会吸取一部分技法到自己的作品,但有时也会指责部分序列主义者中的极端与偏执。事实上,杜蒂耶更多地是将早期作曲家的传统和二战后的那些新颖的作曲技术融会贯通,形成了一套他自己的东西。比如,他发明了一种“反向变奏曲”,其中主题不被直接呈示出来,而会在几次试探性的变奏后才被完整,缓慢地呈示。又比如,他从来不抗拒掺杂入一些爵士音乐的元素——除了常常使用切分音,我们还可以在他的第一交响曲中听到低音贝斯的沉重拨弦,他甚至表示过自己异常钟爱如莎拉·沃恩那样的爵士女伶和其他一些法国香颂歌手。 如果要评选杜蒂耶“最美的”的一部作品,很可能是他的那部大提琴协奏曲了。这部曲子是他在上世纪60年代受俄罗斯大提琴家罗斯托波维奇之托所创作的。后者首演了这首曲子,这首曲子也被看做是上世纪最重要的大提琴作品,有人将其翻译为《隔世之遥》。这部作品中他保持了一贯精纯透明的声音质地,却抛开了标志性的繁复节奏,纤细高贵的大提琴声游走于调性和无调性之间,迅速时好似林间云雀,舒缓时一如冥想着的僧侣。这种“再通俗不过”的美感让对当代音乐一般心怀抗拒的聆乐者也会大呼过瘾。 杜蒂耶本人也承认,他的音乐受到过文学和艺术的诸多影响,比如梵高的画作,波德莱尔的诗篇和普鲁斯特的小说等等,特别是其中涉及到“记忆和时间“的段落。他的曾祖父康斯坦德就曾经是一名画家,和伟大的德拉克洛瓦及柯罗都是朋友,而他的外公尤利安·科斯祖尔是一名管风琴家,与作曲家福雷交往密切。杜蒂耶保留着家族的传统——与许许多多艺术家交朋友。 杜蒂耶一生中多次获奖,包括1938年的“罗马奖”、1967年的“法国国家音乐大奖”、1994年的“皇家奖章”等。 由于艺术态度趋于完美,杜蒂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至今只允许自己的一小部分作品出版,在对待自己的音乐时,即便是那些已经出版了的乐谱,他都会修订和调整多次,以达到心目的理想境界。能购买到他的录音版本很有限,只有两首交响曲,大提琴、小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星夜》和《蜕变》等。包括马友友在内的不少中国演奏家也都演绎过他的作品。常为人们提到的有:《第一交响曲》(1950—1951);《狼》(芭蕾,1953);《第二交响曲——复本》(1957—1959);《变化重复(Metaboles)》(乐队,1964);《音色、空间、运动——繁星之夜》(乐队,1978)。 在杜蒂耶去世后,不少国内的音乐爱好者纷纷表达了遗憾。一位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作品分析方向的博士就在微博上说,杜蒂耶的作品有着神秘和巨大的吸引力,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作曲家寻找到了自己的音乐语言。那线性的木管,浑厚的弦乐及色彩性的打击乐和铜管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音高,织体都折射出这位法国作曲家的精巧细腻的构思。 2013年5月22日,瓦格纳200岁生日这一天,97岁高龄的法国著名作曲家亨利·杜蒂耶在法国巴黎去世。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