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钢琴网首页 > 新闻 > 文章专栏

贝多芬为什么脾气大!

贝多芬——被称作“乐圣”的男人,被人们关注被敬仰了100多年,而与他天才般的音乐才华同样有名的,是他那暴躁的脾气。

 

拉金描绘出贝多芬的晚年情景:“健康一直很糟,情绪低落,在压力之下很不稳定,易冲动,有攻击性,要求完美,耳聋,易怒。”曾一气之下把饭菜倒在保姆的脸上。

\

他为什么这么暴躁?有人说是因为他藐视权贵,却出身低微。他满腹才华,却贫困潦倒。他挚爱音乐,却双耳失聪。其实,每一个脾气暴躁的人,都有一个坎坷的童年。

 

乐圣和他的荆棘皇冠

1770年12月16日,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出生在德国小城波恩。那个时候,中国的乾隆皇帝刚刚过完六十大寿,美国还有五年才爆发独立战争,他的祖父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一位优秀的宫廷乐长也还没有去世。老路德维希很疼爱小贝多芬,可惜没过两年便离开人世了。而贝多芬的父亲逐渐嗜酒成癖,在败光家业后,企图把四岁的贝多芬变成摇钱树,也成为莫扎特式的神童。

 

从4岁开始,小贝多芬就被逼站在椅子上练习弹钢琴,半夜里,他常被酗酒归来的父亲从床上拽起来练琴到天亮。但贝多芬没有因此痛恨钢琴,而是喜欢上在钢琴上做游戏,弹自己瞎编的曲子。虽然每次这样做都会引起父亲的暴怒,但他知道其实音乐很美妙,并不是专门用来迫害小孩子的。

\

贝多芬的父亲为他找了很多老师教他学习小提琴、中提琴和管风琴,进行了9年的填鸭式教育,直到1779年,他才遇到人生中的第一个恩师——聂夫。聂夫是一个精通艺术并且非常崇拜古典文学和哲学的人,是德国当时进步的知识界代表人物之一。他经常用严肃的话题促使贝多芬努力去思考古典艺术、文学甚至哲学最本质的东西。他让贝多芬醉心于这种思考,以至于后来跑去波恩大学旁听哲学课,成为当时唯一接受过大学教育的艺术家,才能创造出《第九交响曲》等这些艺术性和思想性完美结合的光辉典范。

 

逃离波恩

年轻的贝多芬曾去维也纳拜见莫扎特,后者在贝多芬弹完一支曲子后,反应非常平淡。但在听完贝多芬的即兴演奏后,变得十分激动,并开始给贝多芬上课往来,可惜的是,不久贝多芬母亲的去世使贝多芬不得不悲痛的回到波恩。这年,贝多芬17岁。

 

母亲去世后父亲的处境更加痛苦,每天借酒浇愁,贝多芬完全挑起了养家的重担,照顾弟弟的生活和教育。家庭的不幸使得贝多芬有时对朋友们发脾气,但过后他便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随之真诚的道歉,朋友们又都原谅了他。

 

随着他音乐才能的显露,进一步深造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离开波恩的必要性也越来越明显,22岁的贝多芬离开了故乡,至死没有再回来。

\

 

与二百年前的一切相遇

但如今,他却长年屹立在莱茵河畔,眺望自童年开始熟识的江景。叫人想起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里写道——“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有了光明与黑暗的均衡的节奏,有了儿童的生命的节奏,才显出无穷无极,莫测高深的岁月”。

\

贝多芬故居一度面临被拆迁的危险,被几个波恩市民自发的筹资买下,并搜藏各种与贝多芬相关的物件,组织编查生平史实。将一个不起眼的老房子,打造成世界级的文化交流平台。每年还有大师级的音乐家来此演出。

 

这是一栋临街的粉色两层小楼。地方不大,内容却非常详实。旧物,手稿,乐谱,最后一架大钢琴。从贝多芬的出生受训开始,到他震惊音乐界;从邻家小妹到有夫之妇;他那悲催的情史也展现地颇为生动。另一侧新开的数字图书馆,收纳了全部的手稿和音乐,还开发了低幼科普版,回答好多贝多芬的八卦问题,例如他的奶奶到底是不是黑人,贝多芬脸上到底有没有麻子。

(新闻来源:)

  • 手机查看

    扫一扫 手机查看

    下载环球钢琴网APP

    iphone应用下载 Android应用下载
  • 收藏

评论 0条评论

0/300
    • 网罗所有钢琴类文章~

    TA创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