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钢琴网首页 > 新闻 > 文章专栏

无“弦外之响”又如何?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这样评价姜夔:“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格调冠绝古今,竟算不得一流,这标准未免苛刻得过份。诗词和音乐大有相通之处,如果以这段话评论作曲家,大概圣桑当之无愧。

 

所有的作曲家当中,圣桑天分之高,无人能出其右:两岁多学琴;三岁时懂书写;五岁开始作曲;七岁懂拉丁文;十岁时公开演奏会,能背谱演奏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的任何一首;十一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十七岁作品《圣塞西勒颂歌》获巴黎圣塞西尔协会奖,《第一交响曲》首演;二十二岁任马德莱娜教堂管风琴师,这是巴黎教会中管风琴师的最高职位,照李斯特的说法,他是“世界上最好的管风琴演奏家”;二十四岁发表《第二交响曲》;二十六岁任尼德迈耶音乐学校钢琴教授;三十三岁获荣誉勋章;四十六岁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精致优美,题材多样。不仅是一个作曲家和演奏家,他还是个旅行家,足迹遍及欧洲、美国、南美、北非、锡兰和东南亚,游记据说很受欢迎。他涉猎的范围还包括哲学、地质学、植物学,甚至,他还是法国天文学会的成员。圣桑生于1835年10月9日,死于1921年12月16日,在那个年代,算得上惊人的长寿。

 

上帝对他的偏爱实在无以复加。

 

圣桑的作品我听过不少,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精致优雅,端庄克制。张洪模教授的评价是:平静的直观、崇高的豪情、审慎的戏剧性、不偏激的热情。不知道是他自己的看法还是从别处翻译而来,这个评价很滑头,基本上等于啥都没说,远不如王国维的话来得痛快直接:“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不过,我并不觉得无“弦外之响”有什么问题。的确,圣桑的许多作品听着很舒服,但听完了就完了,好像一杯上好的葡萄酒,味道当然不错,但永远不醉人,不像某些作品,比如贝多芬吧,没几支烟的功夫根本回不过神来。

 

还是套用王国维的话吧,有的人可学,有的人不可学。李斯特可学,肖邦不可学。瓦格纳可学,德彪西不可学。贝多芬、莫扎特那样的天神自不必说,这个不可学的名单还可以列出长长一串。圣桑即使算不得一流——对此我非常怀疑,他那份优雅洒脱,我觉得就不可学。

 

一流也好,不是一流也罢,无论别人的评价如何,我始终偏爱圣桑。上帝可以偏爱他,我也可以。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新闻来源:)

  • 手机查看

    扫一扫 手机查看

    下载环球钢琴网APP

    iphone应用下载 Android应用下载
  • 收藏

评论 0条评论

0/300
    • 网罗所有钢琴类文章~

    TA创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