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议家长,应该在孩子整体发展的全局观照下,以热爱艺术为最根本的定位去学琴,根据学琴的根本目的来调整学琴的规格。适度地投入,顺其自然地发展,合理地分配孩子的教育内容结构,使教育投入得到有效的回报,这才是真正理性、科学、负责任的教育。——周海宏
为什么说业余学琴过于专业化是一个误区呢?我想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过于专业化的学琴,背离了绝大多数孩子学琴的根本目标。因为绝大多数孩子学琴的初衷,都不是为了要从事专业音乐工作,而专业化的技术训练带来的痛苦,会破坏孩子学琴的兴趣,破坏孩子对音乐的热爱。当孩子遭受到很大痛苦后,不仅在音乐专业上一事无成,而且会对音乐艺术产生反感,使孩子在未来生活中,不能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体验,这就与我们最初让孩子学琴的根本目标背道而驰了。
“学了一门技术,恨了一门艺术”,这是业余学琴过于专业化的第一大负面影响。
第二,家长忽略了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比问题,过于专业化的学琴,存在的第二大负面影响是教学投入和产出比不合理,得不偿失。如果我们单就学琴一个目标而言,当然是花的时间越长越好,弹得越精越好,问题是孩子还有其他方面的发展需要,而学琴不是核心的目标。
这时家长就要考虑如何合理分配孩子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考虑教育的成本和回报之间的关系。既然是业余学琴,要不要投入那么大的精力去达到这样的教学规格?
我是搞理论的,有很多理论专业的同学每天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钢琴的练习上,其实钢琴水平到了大学本科这个年龄段,是不可能有实质性提升的,但这些同学,在钢琴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失去了充实其他音乐文化方面素养的机会,妨碍了在真正专业领域里可能作出的贡献,我想这样的投入与产出是很不划算的。
我建议家长,应该在孩子整体发展的全局观照下,以热爱艺术为最根本的定位去学琴,根据学琴的根本目的来调整学琴的规格。适度地投入,顺其自然地发展,合理地分配孩子的教育内容结构,使教育投入得到有效的回报。这才是真正理性、科学、负责任的教育。
那么业余学琴到底该是怎样的状态呢?我心目当中可以接受的业余学琴的状态,可能有很多老师并不赞同,但如果器乐老师能够站在孩子全面发展的大局来看问题,重新考虑自己科目在孩子整体发展格局中的位置,这些老师也应该会接受我的观点。
即使在学校教育中,也存在着本位主义的想法,老师更关注孩子在自己所教的科目中的投入。语文老师希望孩子多花时间在语文上,把语文考好,数学老师希望孩子多花时间只做数学练习,让数学成绩上去,这些是可以理解的。但我更希望,教师能够站在孩子发展教育的整体结构上,去考虑自己的学科地位,从而判断孩子应该在这个科目上投入多少时间与精力。
第一是业余学琴的时间投入问题,许多家长在孩子刚刚学琴的时候,就会问老师,孩子每天应该练多长的时间琴呀,有很多老师会告诉他至少两小时,以钢琴这种难度的乐器,没有两小时根本一事无成,再少也不能少于一个小时。
我个人认为,家长问的这个问题根本没有意义,因为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才能、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学琴目标,学琴时间的投入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说一个4~5岁刚刚开始学钢琴的孩子,我们对他学琴的目标根本就没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没法决定孩子应该练多长时间。小孩子刚刚开始学琴,能练五分钟就挺好,能练10分钟也很不错,要是能连续弹15分钟,就很理想了。还愿意练,就再练一会,不想弹了,就停。
对这个年龄的孩子,在这个学琴阶段,重要的是保持孩子学琴的热情,切不可为了一个机械的时间要求,强行要求孩子,练足某个时间。等到孩子的自控能力强了,遵从指令的意识比较强了,自控性也增强了,那么每天练半个小时,也差不多了。如果每天一个小时,对低龄的孩子来说,就有些太长了。对于绝大多数一直以业余为目的的学琴孩子而言,在我看来,一个小时很好,半个小时也行,最不济的,每个星期让老师陪着学一个小时,你会发现,几个月下来,孩子的进步很大,会给你一个惊喜,不管怎样,每天练的时间可长可短。
如果你真的用这样的态度要求孩子,这样让他坚持学到初三,你就会发现,孩子从老师那里下课回来以后,他会自动想弹钢琴,就不至于出现非要等到老师坐那里才会练钢琴的局面。
受学琴必须专业化影响比较深的老师,可能不会接受这样宽松的时间要求。但是,作为业余学琴的教师,他应该接受孩子的这种时间投入。当然,如果你家小孩不是业余学琴,而就是为了将来考专业音乐院校,成为职业的演奏员,那就另当别论。就目前而言,要想考上中央音乐学院附小,每天至少练琴要在5小时以上,这种完全专业化的教育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以内,我们所说的是业余学琴可以接受时间长度。
(新闻来源:)
评论 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