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曲」是巴赫世俗音乐最重要的形式。巴洛克时代的「组曲」由欧洲各地舞曲齐聚构成,核心的基本元素是「阿勒曼──库朗──萨拉邦德──吉格」四种舞曲。
阿勒曼舞曲源自德国,舞曲风格冷静、庄重,以琶音音形展现井然秩序。库朗舞曲有法国与义大利两种起源,演奏巴赫组曲时通常采取速度较快的义大利式风格,讲求以光灿的音色表达热情与希望。萨拉邦德舞曲则发源于西班牙,经常带有模仿吉他等拨弹乐器的装饰元素,其速度是所有舞曲中最慢的,也就具备了最强烈的吟唱意味。吉格舞曲是苏格兰和爱尔兰地区的音乐,又混入了义大利风格影响,有着独特清楚的节拍模式,速度虽快仍然保留明朗的断句,而且高低声部采用明确的对位形式,甚至发展成更严谨的赋格关系。整首组曲在速度与曲风上不断呈现异质样貌,像是一场微形的欧洲音乐旅程。
古典主义时期,「组曲」一度式微。从古典主义美学的眼光看去,「组曲」零散琐碎,缺乏结构,更缺法内部逻辑纪律。不同元素东拉西扯就可以拼凑成「组曲」,当然不能和用严谨奏鸣曲形式写的作品平起平坐了。
到了浪漫主义时期,尤其在舒曼手中,古典主义歧视「组曲」的理由,反而成了「组曲」复兴的核心理由。人生有多少最重要的时光,只存在于灵光片段中,厚重累赘的奏鸣曲形式要如何捕捉、表达这些灵光片段?「组曲」容许音乐家看小不看大,用能够帮助音乐家将各种不同灵光片段,组合成一串生命的描摹或隐喻,于是「组曲」获得了新意义,也就获得了新活力。
到了巴尔托克的时代,「组曲」又有新一波的意义变化,从巴尔托克那里得到了新的活力。
1909年,巴尔托克对自己所受的音乐训练愈来愈不满意,开始在家乡附近东欧搜集民间歌谣。一九一五年,巴尔托克运用了搜集的成果,写出「匈牙利地区的罗马尼亚舞曲」。组曲共包含六首舞曲,每一首的主要旋律都真正从乡间取撷而来,也都真有其相应的舞蹈。第一首是年轻男子手持长棍跳的舞蹈,舞曲最后舞者会用手中的棍棒顶击天花板作为高潮。第二首则通常由少女表演,舞曲名称中的「腰带」,是形容舞者伸长手臂缠绕彼此腰部的模样,舞蹈在村中的集体织房里跳,表现了少女们生活与工作上的情谊。第三首中,参与的舞者从头到尾维持在定点上,只靠手脚的摆动配合明显受到阿拉伯文化影响的音乐。第四首舞曲来自布春地区,带点感伤的旋律配合舞者优雅的动作。第五、第六首按照巴尔托克安排,要一气呵成连续演奏,两首都充满动感节奏,让众人两两配对起舞,亲密欢笑。
巴尔托克写了一套用舞曲构成的组曲,像是回归巴洛克的传统,不过他的舞曲有着明确的民间风味,而且几乎都来自巴尔干半岛地区。如此组曲中显现的多样性,就不再是来自作曲家掌握、模仿多种来源舞曲的本事,而是示范了民间丰富的音乐想像力,作曲家的工作,只是将这些现成的音乐排比出来,让听众可以接近接触,并给予多样元素一份整合的秩序。
这是多么不一样的舞曲与组曲。巴尔托克似乎表白着:这里面没有我自己的音乐表达,可是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音乐家,我同时就藏在这些民间活泼的舞蹈中间啊!如此音乐,如此自我,既不同于巴赫,也和舒曼大大不同。
(新闻来源:)
评论 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