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琴音乐的美学思想——“谐和”
“谐和”是我们跨入新世纪以来,听到最多的词汇。作为增进人与人之间意识和情感上相互沟通交流的精神溶剂,它已成为弘扬我们民族精神的鲜活动力。音乐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中的重要因素,也在其审美思想的形成及发展中,尽现着谐和的魅力。
在中国的音乐美学史上,据《国语·周语下》记载,单穆公与伶州鸠从音乐的听觉心理方面提出乐音谐和的主张,从审美评价中提出 “声和-心和-人和-政和”的思维模式。春秋末期,随着诸子百家局面的出现,孔子“尽善尽美”的儒家思想继而发展了音乐中“和” 的要求,更成为中国钢琴音乐中美学标准的源头。不仅如此,南宋的朱熹、明末清初的徐上瀛分别在《紫阳琴铭》、《溪山琴况》中分别提出了“中和”的音乐审美观。可见,“和”是中国几千年来不曾改变的审美态度。从某种角度来说,“善”与“美”侧重于艺术形式,强调音乐作品对于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即以人们的政治、道德标准(善)作为评价音乐作品艺术形式的标准(美)。“和”侧重于艺术内涵,一方面继承总结前人的音乐谐和论,主张音乐作品与人生实
践、观念意识的完美契合,另一方面从哲学思想和伦理学思想上,映射出儒家的“中和”的性质——音乐的情感表现要有所节制,使音乐审美的内在情感体验与外在表现都保持“中和”的状态。
从1915年赵元任发表中国最早的钢琴作品《和平进行曲》开始,中国钢琴曲的创作掀开了思想与创作逐步协调、和谐的新篇章。20世纪30年代贺绿汀的《牧童短笛》,将优美的民歌旋律加以对位化的处理,从创作技法上折射出巴洛克时期巴赫的风格,体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60-70年代经过创作改编的钢琴作品《夕阳箫鼓》、《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浏阳河》,以不同的时代背景、人生实践,丰富着音乐创作思想的内涵,用不同的民族调式及风格表达出中国音乐旋律的柔美,是西方17世纪的“感性与心智和谐”的审美标准在中国作品中的再现。综上所述,无论是西方的“谐和论”,还是中国的“和”,它们都在音乐的美学范畴内发挥着其特有的作用。尽管双“和”中包含着不同的思想文化,但它们最终发展的趋向却是共同的:艺术形式、艺术内涵的日臻完善,尽善尽美。
二、钢琴音乐发展的生命线——民族文化
钢琴音乐文化渊远、精深,中国的钢琴文化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的民俗民风的基础之上,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以及我国几代音乐家的不懈努力,钢琴音乐已在中国这片宽广辽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了,它已成为中国现代音乐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在发展中综合众家的艺术精华而日趋成为经典性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体裁。我国优秀的民歌和民族器乐曲浩如烟海,为中国钢琴作曲家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音乐素材,同时也成为他们探求本国钢琴作品民族气质的启发。
钢琴曲《百鸟朝凤》是王建中根据中国的同名唢呐曲改编而成。乐曲在E宫调式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音型模拟各种鸟鸣的声音,将唢呐明亮的音质、纯民族的特色文化赋予立体化的效果。四度、八度音程的运用,复调的写作手法以及更加宽广的音域,弥补了中国钢琴作品旋律单声部较强、内声部相对欠缺的不足,突破了唢呐A—d?3原有的音域局限。由此可见,经典性的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在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中壮大着自己,在不同地域以及派别的创作思想、技巧中挖掘着新的潜质。这也是钢琴音乐作品在坚持本民族固有的风格特色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动力。
三、钢琴音乐成长的要素——历史背景
阿多诺曾指出:“艺术作品取决于世界状况,即是说,历史情境、艺术的他者,是他们的条件。”的确,不同的历史背景对于作品中人文思想的形成、创作风格的产生有着重大的影响。
贝多芬的最后五首钢琴奏鸣曲写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失败后,封建复辟的阴暗,资产阶级民族理念的覆灭,无缘企及的幸福与爱情,将贝多芬的精神世界几乎推到了濒于崩溃的深渊。但生命中不屈不挠的精神终于战胜了黑暗的现实,并且把对未来世界圣洁、宁静的憧憬融汇到作品之中,可见这样的作品倾注了他所有“通过斗争,达到胜利”的意志。
中国钢琴作品《二泉映月》是储望华先生根据华彦筠的二胡作品改编的具有很高人文价值的乐曲。全曲采用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运用慢板、行板、柔版三种不同板式,通过节奏的变换讲述了一段社会底层人民凄楚坎坷的生活经历。在乐曲的第一部分,共采取了三次主题变奏,不仅深化了全曲主题,而且以不同的方式表现着家道中落、衣食无着的悲惨景象。第二部分是乐曲的高潮部分。通过慢板到行板的板式过度,密集型音型的出现,五声音阶以四部和声的形式向前推进,烘托出作者狂风暴雨般的激情。第三部分是对前两部分的再现和变奏。由行板又回到原速,但音乐表现更加柔美凄婉,是如歌的柔版。人生真切的生活体验在这首作品中得以展现,让人思绪难平、深受感动。
由此可见,历史环境直接影响着作者创作的意识。尽管《二泉映月》是经过改编的钢琴作品,但力求表现的主旨思想并没有改变,而是借助钢琴的表演形式,给予作品更加深刻的艺术内涵,将旧社会的残酷现实在新的领域内以新的形式体现出来。尽管贝多芬的作品有疏离现实的地方,但不容争辩的历史背景使他更加懂得利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冲突发展音乐。因此,了解不同时代背景是把握任何一首钢琴作品深刻内涵的重要前提。
四、钢琴音乐文化的基石———内在情感
内在情感是潜藏在钢琴作品深层情感结构中表现出的高级感觉能力,是对创作各种艺术体裁及形式作品的基本要求。首先,情感体验是受大脑机能控制,而遗传密码是人的心理过程的生理形态特征,它具有信息的接收、加工和储存的各种功能,具有自我调节、自行组织的能力。因此,各种心理活动的形式都将通过遗传密码按照自己的感知并且经过新的排列组合编织出不同的情感模式。这些情感模式由于来源于自身的感知而带有一定的主体感情色彩。例如: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老庄学派的“大音希声”、崇尚“天籁之音”的观点,虽力求排除感性经验,主张依靠内心“洗涤玄览”的修养方式,领悟道法自然,但这样的精神境界已将主观情感色彩包含其中,并且映射出来。
其次,内在情感源于人们生存的空间,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在音乐领域内,它预示着人们因改造世界而产生的社会情感生活变化,是音乐形势变化的最根本动力。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也在他的生活中,借助自然事物形象作为“引臂连类,感发意志”的对象,抒发内心的情感。因此,社会性的情感体验成为了构筑钢琴音乐文化的基石。在创作或演奏钢琴作品的过程中,将强大的情感穿透力渗入到音乐作品中去,真正地感悟到“内得于心,外应于器”的境界、物我合一的状态,使钢琴音乐这种艺术形式像人类的历史文化一般具有生命灵动的魂魄,成为流芳百世的精神瑰宝。
五、结论
综上所述,钢琴音乐已成为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冲破了地域的界限,将东西方艺术交流中的精华集于一身。这种文化冲破了思想的束缚,使非语义性的、非概念规定性的音乐语言在人们的常规的情感世界中寻求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不仅如此,追求民族风格的创作思想,吸收其它门类学科的深刻内涵,也推动着钢琴音乐的向前发展。因此,无论是东方的古老与神秘,还是西方的现代与开放,都将为钢琴文化艺术敞开一扇大门,使蕴含更加精细深刻的音乐文化艺术在快速前进的时代中与我们携手同行。
(李琦)
(新闻来源:)
评论 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